首页 > 学术视点
《科学学研究》张建清、龚恩泽:对外贸易是否促进了中部地区集约化增长时间:2021-12-01 16:12:25  点击数:

  近日,我院张建清教授、2020级博士研究生龚恩泽、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赵雅婷在《科学学研究》发表论文《对外贸易是否促进了中部地区集约化增长》,现将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摘要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是一柄双刃剑,在逆全球化加深的背景下有必要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厘清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对区域集约化增长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了直接正向影响,且会通过提高产业绝对专业化水平、增加政府支出水平产生正向间接影响,有利于集约化增长;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开放度较低的城市、小型城市以及外贸政策条件较好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更高,同时影响效应因相对专业化产业的差异存在异质性,对制造业、科研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低;第三,对外贸易对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刺激不明显,且会造成区域内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对政策依赖过强、区域经济总量差距拉大的风险。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主要结论

  第一,2006年至2017年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对区域内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能够促进区域集约化增长,在调整变量时间跨度、改变变量横截面、工具变量回归和差分GMM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

  第二,对外贸易改变了产业集聚的条件,中部地区在产业迁移过程中强化了绝对专业化水平进而提升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中部地区对外贸易通过刺激政府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了间接促进作用,但是对技术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第四,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开放度较低的城市、小型城市和对外贸政策条件较好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更高,同时对外贸易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相对专业化产业的差异存在异质性,对制造业、科研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低,未来需关注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促进集约化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下,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不断增加,频繁的政治摩擦又加剧了贸易摩擦。从中部地区自身而言,对外贸易会造成地区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对政策依赖过强、区域经济总量差距拉大的风险,同时对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刺激不明显。因此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既需要量的积累,同时也需要质的升级,逐渐引导对外贸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和平衡发展既安全又高效的“助推器”。

      相关建议

  第一,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城市对外贸易规模。长江以北除省会城市外大量城市对外贸易水平相对较低,可以针对性改善中、小城市的外贸环境,如引导外贸和物流企业入驻、出台外贸补贴政策等。同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中、小型城市同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的连通性。

  第二,开拓多元的国际产品市场,增加外贸市场稳定性。拓展国际市场需更重视文化距离、制度距离,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相对提升中部地区同俄罗斯、东欧国家、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份额。在难以脱钩的领域同美国、日本、西欧国家开展贸易,提升产品的不可替代性,防范因“脱钩”造成的供应链断裂、产品出口受阻风险。

  第三,打造专业化产业集群,推动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小城市需立足本地区位优势,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应对产业流出和发展差距加深。同时中部地区需建立完善的科研服务机制,打造通畅的校企联动机制,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制造业等传统实体产业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速率。

  (原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KXYJ20211115003&uniplatform=NZKPT&v=i1X6FvyipJ_P_ISDmBFbMKyqMd3bnFOMOPZIb3cNLtUOe8XuYSiLuaY8nuEvnhA0)